西湖的来历(西湖的来历和含义)

时间:2021-12-21 12:04:18作者:舔奶盖的小仙女来源:网友投稿我要投稿

西湖的来历(西湖的来历和含义)

相传,在很久很久以前,天上的玉龙和金凤,将一块璞玉雕琢出灿烂的宝珠。这颗宝珠的光芒有神力,照到哪里,哪里的花草就会生机勃勃。王母娘娘听说了这件事,马上派出一群天兵天将,趁二人不备,偷走了宝珠。

玉龙、金凤发现宝珠不见了,连夜赶到天宫,和王母娘娘理论,要她将宝珠还回来。王母娘娘当然不给。于是,玉龙、金凤就和王母娘娘争执在一起——结果,一个不小心,宝珠掉落凡间,在今天杭州城西,化作了一滩碧水,便是——杭州西湖

玉龙、金凤眼看着心爱的宝珠掉落凡间,从天宫中一跃而下,在西湖边化作两座山,永远守护着心爱的宝珠……

杭州西湖是怎么来的?

这个故事在民间流传极广,几乎所有关于西湖的故事集里,都有它。虽然它极不科学,但能流传这么广,还是抓住了西湖形成的三个关键要素:湖,两座山

1、西湖初现

西湖的由来,可以追溯到2亿多年前的古生代晚期,但这个年份太过久远,咱们就不追溯了。

咱们,就从西湖边有人那会儿开始追溯吧。

杭州西湖是怎么来的?

西湖边的“大佛头”,位于宝石山。本质上,宝石山为火山喷发而成的火成岩,故呈红色,晚霞映照下,煞是好看

50年代,杭州市曾经对西湖进行过大规模的疏浚,在疏浚过程中,出土了一大批文物——其中,就有新石器时代的石刀、石斧。这一发现,直白地告诉我们:在万余年前,西湖边就有人类活动

西湖边有人类活动不是很正常嘛!到了周末,约上三五好友去西湖边逛逛,好不惬意,有什么好奇怪的。不过,万余年前的人们可不这么想,他们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,恐怕是没有时间到西湖边闲逛的。

出土的石刀、石斧,显然是先民们狩猎、加工的工具,他们到西湖边来,是为了生存——而跑到这里来讨生活,说明当时的西湖边有成片的陆地(毕竟没人会拿石刀、石斧捕鱼),在这里捕猎、居住,至少不用担心被潮水淹没——当时的西湖,应该已经和钱塘江、大海分开了

杭州西湖是怎么来的?

从这个角度看,西湖烟波浩渺。事实上,在数千年的时间里,西湖是真的烟波浩渺

但是,如果万余年前就有先民们生活在西湖边,为什么在此后的漫长岁月里,都没有见到相关的人类文化遗迹呢?

答案,大抵是:那一片又被淹了,人们没法再在西湖边生存

杭州西湖是怎么来的?

钱塘江大潮,当时西湖主要的水患威胁

原来,万余年前,全球性的气候变冷,导致海平面下降,原本与钱塘江连在一起的西湖,与江海断了联系,成为自给自足的内陆湖

而到7000余年前,全球性的气候变暖,又导致海平面上升,西湖,又和钱塘江连在了一起

本来,宝石山、吴山之间,已经形成了一道天然的“沙坎”,将西湖与钱塘江隔开,无奈海平面上升幅度过大,江海之水轻易漫过“沙坎”,重新吞噬了西湖。可怜西湖这颗宝珠,即使有玉龙、金凤的护佑,也难免被吞噬的命运。

杭州西湖是怎么来的?

西湖平面图,整个西湖,以宝石山、吴山为东面的两个端点(图中的右上与右下),当年,便是两个岬角

于是,在接下来的几千年里,西湖和钱塘江连在一起,惊涛拍岸的地方,自然是人迹罕至。

不过,既然宝石山、吴山与西湖盆地已经形成了造湖的铁三角,那么,一旦潮水退去,玉龙、金凤守护的这颗明珠,便会露出她的倩影来

杭州西湖是怎么来的?

西湖的山色空蒙

2、西湖出没

2000多年前,当中原处在列国纷争的战乱中时,西湖开始悄然独立。

奔涌向前的钱塘江,在宝石山、吴山一带,因为受山体阻滞,而在这里沉积了大量的泥沙,年复一年,堆积出了越来越高的“沙坎”。

刚好,碰上此时气候转冷,海平面下降,于是,西湖终于再次露出了她的真容

杭州西湖是怎么来的?

三潭印月

当然,刚露头的西湖,还时常被潮水侵没。

今天的西湖天地边有一方小池,名曰涌金池,池中有一头巨大的金牛

县南江侧有明圣湖,故老传言,湖有金牛,古见之,神化不测,湖取名焉。(《水经注》引《钱唐记》)

原来,“涌金”的名字,是因为此处有金牛出没啊!这金牛,似乎不是岸上人家常见的动物,倒更像是海洋生物:涨潮时游到西湖里,退潮时没来得及回去,就在西湖里过夜了;到第二天再次涨潮,自然就回去。如此飘忽,当地百姓见了就觉得“神化不测”,并将其奉为神兽。

杭州西湖是怎么来的?

涌金池(图右侧为金牛雕塑)

金牛,恐怕是先民对于海洋生物出没的集体记忆,而这样的记忆,幸而被收入《水经注》,让今天的我们得以见到。

50年代疏浚西湖时,除了新石器时代的石刀、石斧,还出土了战国以后历代的钱币。这个信息,把我们领回历史现场:西湖再次露头、与钱塘江隔开,应该是在战国以后了

至于说,西湖到底是在何时“自立门户”的,历来有西汉中期说、东汉早期说与三国说等说法。各有争论,但大家都承认,西湖的“自立门户”,和人有直接关系

杭州西湖是怎么来的?

西湖博物馆内的西湖全景沙盘,沙盘上的两堤三岛,无不是人工铸就的景观

《水经注》引《钱唐记》载:

防海大塘在县东一里许,郡议曹华信家议立此塘,以防海水。始开募有能致一斛土者,即与钱一千。旬月之间,来者云集,塘未成而不复取,于是载土石者,皆弃而去,塘以之成,故改名钱塘焉。

书中说,西湖的“自立门户”,是靠华信连哄带骗,让当地百姓挑土到西湖东岸,筑堤而成的!当然,故事里的事信不过,百姓们随便挑几担土,放下就走,这样的“工程”,连夯筑的工序都没有,别说钱塘江大潮了,让道长踹几脚,恐怕就摇摇欲坠了……

华信的故事,自然不是筑堤的真相,但当时人们有组织地筑堤、最终让西湖“自立门户”,却是基本可以肯定的事。

杭州西湖是怎么来的?

江洋畈生态公园

仔细玩味上面《钱唐记》的话,“防海大塘在县东一里许”,此处的县,当指作者生活的钱唐县城。比对宝石山、吴山的位置,可知大堤往西“一里许”的位置,大致在今天的少年宫附近

《钱唐记》作于南朝刘宋(420-479)时期,说明此时的钱唐县城,已经离开灵隐一带,到了西湖的东北侧。县城既位于湖的东北侧,则县城正西方并没有湖,管它叫“南湖”似乎更合适一些。

那么,我们熟悉的“西湖”,到底会在何时登场呢?

杭州西湖是怎么来的?

3、西湖得名

明代田汝成的《西湖游览志》开篇说:

西湖,故明圣湖也,周绕三十里。三面环山,溪谷缕注,下有渊泉百道,潴而为湖。

到了明代,西湖与钱塘江相连的往事,已经不为时人所知,而杭州城的位置早已固定,“西湖”的名称,便成理所当然的了。

那么,“西湖”的名称是什么时候有的呢?

杭州西湖是怎么来的?

《西湖游览志》书影

《钱唐记》成书于刘宋,时当南朝中前期,此时的钱唐县城,尚位于西湖的东北侧

随着时代的演进,钱塘江带来的泥沙,在宝石山-吴山以东一线,大量堆积,陆续形成了一个冲积平原。到南朝晚期,这片冲积平原的核心地带,已经和钱塘江有了一定距离。

与此同时,钱唐县里的人口逐年增长,少年宫一带的县城,已经无法容纳这些人口了。既然如此,那就搬家吧——搬到地势平坦、视野广阔的湖东去

杭州西湖是怎么来的?

杭州市青少年宫(晚清时的昭庆律寺)

于是,新的钱唐县城,在这片冲积平原上矗立起来,人,也跟着搬到了湖的东边。

此时,正当南朝末期到隋朝初年间(约6世纪中后期)。

大家伙儿在城里安顿好之后,便想到了那片湖。如今的这片湖,有山泉水接济,不受江海的侵袭,湖水早已淡化,成为了钱唐人的重要水源。这么重要的湖,就给它起个名字:既然在钱唐城的西边,那就叫“西湖”吧

杭州西湖是怎么来的?

时光里的西湖

从此之后,城始终位于湖的东边,因此,“西湖”的名称也就保留了下来,直到今天

吴自牧的《梦梁录》里说:

杭城之西,有湖曰西湖,旧名钱塘。

一句话,点明了西湖的地理位置。到宋代,西湖已经成了举世闻名的风景胜地,成了文人掌中的宝珠了。

杭州西湖是怎么来的?

梦幻西湖

今天的杭州西湖,周边环境可以用七个字概括:三面云山一面城。三面云山,是它天然的环境;而这一面城,则是它命名的由来。

在文章开头的传说故事里,玉龙、金凤和宝珠,正好是西湖的三个重要元素:宝石山、吴山,如同玉龙和金凤,守护着西湖这颗宝珠。两山的西面,是西湖;两山的东面,则是城市。

流传广泛的传说故事,多少给了我们一些历史的痕迹……

杭州西湖是怎么来的?

连环画《明珠》封面,图中即为玉龙、金凤与宝珠

主要参考论文:

  • 章鸿钊《杭州西湖成因一解》
  • 屠燕治《杭州西湖发现三国孙吴铸钱遗物》
  • 竺可桢《杭州西湖生成的原因》
  • 陈兆棉、包超民《杭州西湖的变迁》
相关推荐
最新文章
猜您喜欢
推荐文章

版权声明:本站为兴趣小站,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至底部邮件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
Copyright © 2022 www.youhaowen.com 有好命网 辽ICP备2021011687号-1

免责声明: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,不代表本站观点,版权归原创者所有,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,请通知我们,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