题西林壁 苏轼(题西林壁苏轼的简介)

时间:2021-12-27 11:41:01作者:晴空来源:互联网我要投稿

题西林壁 苏轼(题西林壁苏轼的简介)

横看成岭侧成峰,远近高低各不同。

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。

——宋代:苏轼《题西林壁》


苏轼《题西林壁》诗,既赋山势之奇,又悟哲理之妙,饶有趣味


苏轼常自称游于物外,不游于物之内,并以之自喜。纵心物外,不为物所拘泥,故而能看得更通彻,并能得物理之妙,于是无所往而不乐。及至苏轼到了庐山之中,一身渺渺,居于巍峨绵延的群山之间,所见无非是山。一座山,无论站在哪个位置,只能看到山的一面。换一个方位,所见山的形态也不一样。因为物理局限,不能立于其外而观之,于是眩乱反复,美恶横生,而忧乐出焉。有所感悟,而题下这首诗。


苏轼《题西林壁》诗,既赋山势之奇,又悟哲理之妙,饶有趣味


可惜宋代没有缆车和直升机,不然使苏轼在其上,一览众山小,并不会陷入在山间的眩乱。如果那样,苏轼的这首脍炙人口的《题西林壁》诗,也就不会有了。没有那首诗,倒也没什么,最可惜的是会减少许多游山的趣味。比如今天,坐着缆车,一会功夫就把山看遍了。也只是走马观花一般,不能得到山的妙处,也不会剩下许多乐趣。


苏轼《题西林壁》诗,既赋山势之奇,又悟哲理之妙,饶有趣味


这首诗通过山势的回转变化之奇以说理,既写出了山形之妙,寓理其中,不但不枯燥,反而妙而有趣。前两句则是所见,后两句则是所悟。"只缘身在此山中",这样话语,只有从苏轼那样,有着"物外"、"物内"概念的哲人口中所能道出,他人断是想不到这一层。比如杨万里就不及苏轼,他只能说出:"政入万山围子里,一山放出一山拦"的话语。

相关推荐
最新文章
猜您喜欢
推荐文章

版权声明:本站为兴趣小站,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至底部邮件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
Copyright © 2022 www.youhaowen.com 有好命网 辽ICP备2021011687号-1

免责声明: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,不代表本站观点,版权归原创者所有,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,请通知我们,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