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21-12-29 21:36:45作者:成王败寇来源:网友上传我要投稿
广安县地处川东丘陵,这里山川密布,嘉陵江支流渠江穿越而过,有几千户居民,那时有60万人口。
的老家在广安县城北面约七公里处的牌坊村。“邓家老院子”是一座有着典型川东民居风格的农家三合院:坐东朝西,房子为木穿斗结构,青瓦粉壁,共有十七间。是邓家祖辈几代人积攒下来陆续修建而成的。
在曾祖父和祖父时代家里大约有10公顷的田,好的年份,一年可以收获10吨谷物。还兼营缫丝、制粉,在广安算得上是一户殷实人家。
故里
的父亲邓绍昌(1886年—1936年)字文明,他是一位中等身材,面目友善的文人兼侠士,小时候饱读诗书,毕业于成都政法学校,还教过几年书。有着中国传统读书人修身养德的品格。
他看出了旧中国社会上的许多弊端,希望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去改变。参加过当时轰轰烈烈的“保路运动”牌坊村那些记得他的老人说,邓文明精力充沛、热心公道,在调解地方争端时处事明理。
在家里,他严格而又谦和。似乎继承了他父亲性格的一部分——自信、有远见、处事果断。
邓绍昌这一代家里只有十几亩水浇田了。邓绍昌对种地也没有兴趣,他把地都交给佃户种。时期,曾担任团练局长,成为公家的人,整天在外忙碌。家务事就由他的母亲戴氏和妻子淡氏主持,大事还需他来定夺。邓家女性勤劳俭用,她们将纺好的棉线拿到街上变卖补家,邓家在当地也算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家庭。
父亲邓绍昌画像
的母亲淡氏(1884~1926) 并没有留下一个完整的名字。旧中国广大的农村女性为家庭和社会奉献着,却基本上不会被社会重视,连名字也被省略掉,的母亲淡氏就是其中之一。可是她们付出的拳拳母爱到今时今日也不会被忘怀。
淡家亦是广安县望溪乡的一支旺族,追溯到上几辈,家中便有人在湖北省通城、江苏省嘉定和甘肃省渭源出任知县。
淡家比邓家家业大得多。家大业大是显贵的标志,她虽没读过书,但端良贤淑,明达事理。
1901年,16岁的邓绍昌和淡家的长女成亲了。淡氏比丈夫大两岁,她嫁入邓家时母亲精心地为女儿准备许多嫁妆,其中有一张雕刻精巧并涂上了红漆的大红木床,80年代在邓绍昌的旧居里仍能看到它,据说就出生在这张床上。淡氏婚后生下一女三男:长女邓先烈,长子,二子邓垦,三子邓蜀平。
生母淡氏画像
清光绪三十年农历七月十二(公元1904年8月22日),已然立秋,白虎下山,初也炎烈威猛,终也清凉肃静。
蝉在树梢上不知疲倦“知了、知了”地叫着,广安县已经干旱了许多天,地里的庄稼也开始打蔫了。这天午后,竟淅淅沥沥地下了一阵令人凉爽的雨。对于久旱的广安县来说,这无疑是一场喜雨。
此时的邓家宅院也有了大喜事。已经有了一个两岁女儿的邓绍昌,正在厢房门外焦急地等待着妻子生产。
忽然,从厢房里传出一阵洪亮的婴儿啼哭声。邓绍昌急忙从院子外跑了回来。这时,石婆婆也正兴冲冲地从产房里走出来报喜。
“恭喜你呀!文明,是个儿子!母子都平安。”
邓绍昌一时间高兴得不知道该说什么好。他一边向石婆婆道谢,一边急忙走进厢房。这时候,被包裹在襁褓中的小婴儿,紧闭着双眼,依偎在妈妈的怀里。
邓绍昌三步并作两步,伸出一双大手,把襁褓中的儿子小心翼翼地抱在了怀中。
他,就是,邓绍昌的长子。儿子是父亲生命的延续,也是希望与未来,儿子的名字在他未出生时,邓绍昌就已经想好了。孩子属于“先”字辈。父亲对于儿子的期望是,等他长大成人,无论修身还是立业都能向圣人看齐。
“邓先圣”——这个给予刚刚落地的婴儿的名字,饱含着邓绍昌的苦心和希冀。
同许多平常人家的孩子一样,母亲的手将他一把一把拉扯大,其中的辛劳只有母亲能够知晓。
母亲虽然没有念过书,但贤惠通达,她虽身材瘦削,但麻利能干。原本富贵人家出身的女儿,为母则刚。上照顾年迈的婆母,下哺育幼小的子女。
出生以后,邓家的家境已经开始窘迫了。除了将田地佃给农民耕种之外,如喂猪、养蚕、织布,以及洗衣、煮饭等,都由淡氏亲手来做。原本这些家务活她都没有沾过手的,嫁到邓家以后,都一样一样地学起来。她最精通一道养蚕技术,在乡邻之间,她养的蚕又肥又壮,结丝最好。她总是高高兴兴地带着孩子们缫丝,卖了钱就补贴家用。家中的一切都被安排得有条有理。
对村里的穷苦乡亲,她有一种朴素的同情心,谁有困难让她遇着了,别人没有开口,她也会设法予以接济照顾。
一位曾在邓家做过佃户的农民,退佃到外面谋生,结果很快被迫返回,一时全家衣食无着,既没有地耕,又没有房住,很为难,不知道怎么向邓家开口。淡氏知道了,马上腾出一间空房,让一家人暂时搬到自己家中,并想办法为他找了一份差事。当地的农民都称她为好心人,在协兴场一带有很好的口碑。
夏日里晴朗的月夜,和弟弟、妹妹们簇拥着母亲,坐在三合院围成的小平坝中。一边望着母亲和蔼的脸庞,听她摆龙门阵,她总是说得清清楚楚,绘声绘色,使人听得津津有味,生怕漏掉一个字。母亲带着慈爱给孩子讲故事,那个故事一定会讲得非常有趣味,孩子们在多年以后也忘不了。
淡氏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灌输了勤奋、正直和向上的生活态度。
1909年正月十五刚过,还不到5岁的沉浸在和小伙伴闹花灯的喜悦中。一天早晨,父亲把他叫到跟前,语重心长地对儿子说:“孩子,你已经到了读书识字的年纪了,今天就要送你去学堂启蒙。从现在起,在学堂,你要发奋读书,不能贪玩,要听先生的训导。”童年的听说可以去上学了,高兴地欢呼起来,沉浸在对上学的向往中。
母亲替他换上了一身新衣服,父亲牵着他来到了私塾“翰林院子”。这个院子是同族先辈邓时敏修建的,离家很近。
私塾先生认为“先圣”这个名字对圣人不恭,不容分说就给他取了新名字:邓希贤。
家人对先生取得这个名字当然也是认可的。“邓希贤”这个名字一直用了近20年。1927年,背叛革命,这时,邓希贤受中央的指示到武汉工作。为方便工作,将名字改为。
在翰林院子只读了一年多私塾。邓绍昌又将他送到北山小学堂接受新式教育。整个学校100多人,这时开设的新课有国文、算术、修身、体操等。国文老师邓俊德是个思想激进、曾参与过一些维新变革活动的新派人物。
尽管受到家人百般的疼爱,并没有大户人家的小少爷习气。在协兴乡读初小的4年里,除了一次因生病缺过几天课之外,不管是酷暑,还是寒冬,从未旷过一天课。
逢上雨天,母亲淡氏用一个小布袋装上一些米,再塞给小平两枚铜板,给他在圩场上找了一户人家让他去搭午饭,以免来回跑。为了节省,不肯去搭伙,下午总是饿着肚子上课,家里只好让他中午还是回家吃饭。这样,几里的路程,每天两个来回,寒来暑往,磨练了童年不怕苦的意志。
初年(1912年),四川境内军阀混战,散兵游勇四处流窜,骚扰百姓。一有风声,淡氏就将家里安顿好,带着年幼的儿女到村外土沟或竹林里躲藏,或将他们送到亲戚家暂避一时。邓绍昌出门在外,家中男丁年幼,在那兵荒马乱的年月,淡氏盼着快快长大成人,尽早顶门立户。
回忆说:
“父母之爱我犹如宝贝一般。因为我自幼时资质就颇聪明,他们的爱我,自然是对我有很大的希望,希望我将来能够做官发财,光耀门庭”。
邓垦后来也回忆说:
“我母亲也非常爱小平,他是长子。当时因为我们家里困难很多,父亲长期不在家,当时维持这个家庭是困难的。她就是希望小平长大了以后,来管理家事。”
1915年-1918年之间,在县城西北考棚巷的广安县学堂,完成了高小。在广安县立中学堂完成了中学课程,接触了数、理、化等新型教育。
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,小小的广安也成立了“学生爱国分会”。“近因吾国外交失败,亡国之祸迫在眉睫……希同胞转相劝勉,或助以言论,激励民气,而图救我国危局。”在慷慨激昂的公启中,作为一个热血男儿,爱国的种子在心底深处萌芽了。踏上救国救民的道路,对于这位弱冠少年而言,已经成为必然的选择了。
1919年的一天,邓绍昌的一位朋友从重庆回来,带来了一个重要的消息:重庆现在正在招收一批留学法国的学生,先在重庆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学习一段时间,然后赴法国勤工俭学。
听到这个消息后,思想萌动了,他多想走出去,到大洋彼岸,汲取更多的见识学习更多的救国本领。一个主意在他心里打定了:他要去法国巴黎留学。
母亲淡氏听到这个消息后大吃一惊,坚决不同意孩子去法国。儿行千里母担忧。儿子毕竟才十五岁,从没出过广安。她听说去法国要漂洋过海、远行万里,既舍不得,又不放心。
邓绍昌却支持儿子出国勤工俭学。他说:“勤工俭学机会难得,路费只要一半,去到法国那边可以边上学边做工,解决学费和生活费。我们只要凑给他300块大洋就够了。最主要的是,孩子接受外国先进知识,将来才会有出息。”
看到父亲支持儿子,母亲很伤心,她含着泪说:“孩子才15岁,他一个人跑到外国去,我哪能放心嘛!他要是病了怎么办,谁来照顾他?”
正在这时,走了进来,他听到母亲的话后说:“母亲,别担心我,我去法国是学本事,回来报答二老,报效国家。”
儿子的三言两语怎么能抚平慈母担忧的心呢?如果妈妈不同意,他就去不了法国。他只有自己生闷气了。
弟弟邓垦回忆说:
“一九一八年下半年,大哥已在念中学了,由于欠了很多债,我父亲长期不在家,上学交学费很困难。当时汪云松几个人创办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,我的父亲在重庆知道这个事情以后,就捎信回家,要他去读留法预备班,准备到法国勤工俭学。我父亲呢,极力主张,我母亲舍不得,不赞成。大哥愿意去,加上家境困难,听说能出去留洋,也都做母亲的工作,家里面还有一场争论,他就跟母亲讲道理。讲不通后,他跑到我家老房子正面靠右边的一个房间,这是一个过间,是很矮的,有一个门,他进去后把门一关,不吃饭。大概有一两天吧,我母亲心里慌了。儿子不吃饭,那怎么办呢,这样就让步了,痛哭流涕,就这样很勉强同意他去了”。
1919年的夏天,广安的天气格外闷热。这一天,和族叔邓绍圣就要离开家乡去重庆了。母亲最终没有拗得过儿子,只她还是收拾了包裹,塞足了盘缠,张罗着为儿子送行。
在广安城外的渠江码头上,一家人把他送得老远。扑进了母亲的怀里:“母亲,我走了,您以后要注意身体啊。”淡氏十二分不舍地抚摸着儿子的头,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滴落。
当小船扯起白帆,载着沿江南下的时候,淡氏怎么也没想到,儿子此去,是母子俩的最后一次见面。
“才15岁的娃儿,就弄到那么远,怎么忍心啊!”小平走后,淡氏不止一次地这样埋怨邓绍昌,她多次掩面而泣。
在重庆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
1920年9月10日,就要出发去法国了,邓绍昌来到重庆,为儿子送行。妈妈多想送送儿子啊,可是旧社会的女人一双小脚舟车劳顿不方便,妇女也很少有出门的时间 。只能让父亲带去嘱托,一遍又一遍地叮咛,出门照顾好自己,注意安全,常给家里写信,一定要身体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,能早点回来就早点回来。母亲的碎碎念却是一位母亲最深沉的爱,最真实的心!儿子远渡重洋,母亲的一颗心从此就系在了儿子身上了!
临出发前,父亲带来到江边一处落脚处,打开了随身带的竹篮,从里面拿出奶奶和母亲为准备的他平时喜欢吃的食物,放在了桌子上。
一边吃着菜,一边问道:“父亲,听校长说,到法国留学,最少需要300个大洋,我们家到哪儿弄这么多钱啊?”
邓绍昌从腰间解下一个布口袋,放在桌上。“孩子,这是300个大洋,以后缺钱写信回来。”
惊讶地看着这个布口袋:“咱们家可没有这么多钱啊!”
“这是家里卖了几亩水田为你凑的。”父亲说。“中国要富强,只有让每个青年都掌握本领。大家共同努力,中国才会不受其他国家的欺负啊!”
坚定地点了点头。
邓绍昌又从身上取下了一个包裹,里面有三双布鞋。父亲说:“孩子,这是你母亲一针一线给你做的三双布鞋,一双能穿一年,等这三双鞋子穿坏了,你就回来了。”
怀着爱国的热忱和救国的渴望,和重庆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的同学在上海登上了法国邮船“盎特莱蓬”号,开始了他们到万里之外的先进国家学习本领的征程。
没有想到的是,这次离家竟是与母亲的生离死别,也是他与“邓家老院子”的永别,与广安的永别。他这一走,就再也没有回过广安。
1926年,的母亲淡氏病故,终年42岁,据说是得了肺结核。
据邓家后代们讲,到法国勤工俭学,一去不复返,有时音讯全无,使她十分挂念。每逢春节团圆之际,饭莱端上桌时,她已泪流满面。儿子只在母亲身边生活到15岁左右,于母亲来说太短暂了。
毛毛()在《我的父亲》一书中曾这样写道:“我猜想,对于这样一个传统的中国旧式妇女,既要撑持家务,又要思念子女,劳累加上心伤,是她早逝的双重原因。
淡氏的坟墓被安置在离邓家几里开外的一块坡地上,墓碑上刻有一副对联,上联是“阴地不如心地”,下联是“后人须学好人”,横批是“人杰地灵”墓碑被注明为“孝男先圣、修、治”所立。当时正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。母亲病逝的消息,20世纪30年代初他在上海做地下工作时才听弟弟邓垦说到。
他的心是痛的,与母亲临别之际答应过她回来好好孝顺她。这些年到处奔走,忙于革命,自己的个人家事无暇顾及。老母亲是怎样日日夜夜地期盼,最大的遗憾母亲临终都不能守孝。草欲报春春忽改,子欲养新新(亲)不待。嗟哉物尔人亦然,对草无言泪如海。
感谢你看完全文。
文本由作者主观思想+历史客观事实梳理撰写。
关注关注离我们最近的历史;聆听真实的历史故事;走近谱写历史的人。
更多文章请点击下方标题查看,或移步@文乎主页
朱德老总追求康克清,两人25岁年龄差,她一生未育,47年美满姻缘
离别22年后见面,得知贺子珍是副省级待遇,毛主席欣慰道:可以了
护理工作者的心得体会(精选9篇)护理工作者的心得体会(精选9篇)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,不妨将其写成一篇心得体会,让自己铭记于心,...
作文700高中叙事,高中优秀议论文700字作文 叙事作文800字高一优秀作文的简单介绍 包含暑假趣事600字优秀作文初中的词条版权声明:本站为兴趣小站,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至底部邮件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Copyright © 2022 www.youhaowen.com 〖有好命网〗 辽ICP备2021011687号-1
免责声明: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,不代表本站观点,版权归原创者所有,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,请通知我们,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