荆轲刺秦王背景(荆轲刺秦王背景以及事件事件分析)

时间:2022-01-02 11:19:07作者:这个杀手不太冷静来源:网友上传我要投稿

荆轲刺秦王背景(荆轲刺秦王背景以及事件事件分析)


荆轲刺秦:居然是一场失败的劫持计划

一直以来,荆轲都被人们视为舍身为国、以命酬知己的典范。但和很多知名历史人物那样,大众对他的集体记忆已经符号化和图腾化。

如果反向阅读太史公的《刺客列传》,就会发现荆轲不是一心求死的简单死士,而是被天降大任意外地砸中、但依旧全力以赴的士人,行刺活动也有着不为人知的复杂隐情。

荆轲的求生欲

荆轲刺秦:居然是一场失败的劫持计划

荆轲在死前才决定对秦王下狠手


虽然在大众心中,“荆轲刺秦王”是固定词组,但如果让荆轲描述自己的行为,他大概会用“劫秦”而不是“刺秦”。

直到自己的死亡前夕,荆轲才在失去行动能力后用匕首投向秦王。自己还斜倚着大殿的柱子指着秦王政骂道:我之所以没有成功刺杀,是因为我希望劫持秦王,得到与秦国的盟约再回国复命。


荆轲刺秦:居然是一场失败的劫持计划


种种迹象都表明荆轲的第一选择是劫持

因为早在易水送行时,他对太子下过赌咒:不能回来复命就是竖子!直到自己被重创,荆轲都没有抱着和秦王政同归于尽的必死之心。他不止一次地提出劫持秦王,逼迫秦王向太子丹退还被侵占的土地。

作为计划的主谋,太子丹给荆轲列出了“劫秦王”和“刺秦王”两种方案。前一种方案来源于《刺客列传》里的第一位勇--曹沫。荆轲临死前说的劫持计划,其历史原型是鲁国将军曹沫劫持齐桓公,逼齐桓公立约归还侵占的鲁国之地。但是荆轲故事里的一个细节,透露了太子的偏向。


荆轲刺秦:居然是一场失败的劫持计划

荆轲计划的灵感 源自曾劫持齐王的曹沫


对比《刺客列传》里的5个故事,太史公也特意强调了荆轲的武器--徐夫人毒匕首,是唯一的淬毒武器。它只要碰到行刺目标,基本上一击致命。对比曹沫劫持齐桓公的普通匕首就不难发现,太子丹显然不想让荆轲仅仅去劫秦王。精心准备的毒匕首,暗示了太子丹倾向于行刺者将与秦王同归于尽。

所以他需要的是一个坚定不移的死士,替自己将匕首刺向秦廷。但为什么太子丹会选择多次流露出求生欲的荆轲作行刺者呢?回到秦舞阳和荆轲初入秦廷的时刻,就会发现太子丹的原计划应是“秦舞阳刺秦”。


荆轲刺秦:居然是一场失败的劫持计划

太子丹需要的始终是将秦王一击毙命


太子丹的原计划

荆轲刺秦:居然是一场失败的劫持计划

荆轲的刺客身份 原本应该有同行的秦舞阳担任


按照当初进贡的顺序,“荆轲奉樊於期头函,而秦舞阳奉地图柙,以次进”。“图穷匕见”的匕首,藏在由秦舞阳手捧、献给秦王政的督亢之地地图里。

从人物履历看,荆轲只是好读书击剑,还在和盖聂的对决中败落而逃。倒是燕人秦舞阳在13岁时就能杀人,还是当年的猛将秦开之孙。所以在燕人眼中,秦舞阳是本国的将门虎子,比荆轲更有家国情怀。他也就这样被太子丹选中,负责和荆轲共同执行任务。按照预先的安排,也是由荆轲手持装有樊於期头颅的木匣,而“图穷匕见”的主角本该是秦舞阳。


荆轲刺秦:居然是一场失败的劫持计划

秦舞阳的临时退缩 改变了历史


但由于秦舞阳心中不安、面露怯色,所以令秦王政生疑。于是荆轲用言辞举重若轻地化解局面,接过图卷上殿并靠近秦王政,才有了后来一系列的惊险情节。

这一阴差阳错并非偶然,其背后也另有隐情。往前滑动历史剧本的进度条,荆轲与太子丹在易水送别时就已失和。早在出发前夕,荆轲一行人携带着贡品和车马整装待发。太子丹却以荆轲迟迟不动身为由,用先派秦舞阳的方式质疑荆轲。结合之前秦舞阳持图卷的细节,太子丹应该更青睐秦舞阳作为刺杀者。


荆轲刺秦:居然是一场失败的劫持计划

秦武王的军事背景 让他的刺身成功率比荆轲更高


君臣猜疑

荆轲刺秦:居然是一场失败的劫持计划

易水送别的场面其实并不温馨而悲壮


面对质疑,荆轲怒吼着回应太子:我既有言在先,承诺入秦,哪里用得上太子催促?而且入秦之后却不能回来复命的人,是没用的竖子。我之所以没有立即行动,是在等待着荆轲所信任的门客到来,然后一起行动。

这场针尖对麦芒的问答,透出太子丹和荆轲之间的矛盾。太子和荆轲都有自己青睐的人选。虽然心思缜密的荆轲为取信于秦王政,说服了樊於期自杀,取得后者首级去赢得秦王新任。但即使前期做足了准备,太子依旧对他存有疑虑。


荆轲刺秦:居然是一场失败的劫持计划

樊於期的自杀


那么为什么太子丹认为荆轲有反悔之意呢?沿着《刺客列传》的叙事脉络,向前梳理字里行间的草蛇灰线,就能发现荆轲对太子丹的态度有所保留。

按照《刺客列传》的记载,太子丹却是对于荆轲确实是厚待。但享受着尊贵待遇的荆轲却态度十分冷淡,在府上过了很久都没有动身的意思。直到作为燕国屏障的赵国灭亡,秦军进逼燕国南部边界。荆轲才在太子丹的多次催促下,开始策划十分严密的计划。对比同为刺客的曹沫、聂政和豫让,他显然并不主动,在动机上远不是陶渊明歌颂的“君子死知己”。


荆轲刺秦:居然是一场失败的劫持计划

秦国的步步紧逼 才让荆轲勉强出山


缺乏信任的根源

荆轲刺秦:居然是一场失败的劫持计划

荆轲与太子丹之间实际上没有什么交情可言


仔细分析司马迁的记载,荆轲与太子丹的结交可以分成如下几步。先是在秦国当人质的太子丹逃回燕国并计划复仇,然后才有鞠武为太子出谋划策。同时,荆轲作为一个来燕国漂泊的外邦人,以击筑放歌、畅抒胸臆的方式引起了贤士田光的注意。

国难当头之际,田光将荆轲被作为堪当大用的门客供养起来。后来他本人被太子的老师鞠武引荐,却因为年纪太大而选择以自刎来保守秘密。荆轲则被田光切断了退路,只能选择为燕太子效力。全过程中,荆轲之于燕人田光,终究只是受恩者-施恩者间的情谊。因此,在他见到太子丹只前,双方只是相互闻名而从未见面。加上田光死前的绝对保密,荆轲对于太子丹的品性和计划都一无所知。


荆轲刺秦:居然是一场失败的劫持计划

燕太子丹本身也并没有给予荆轲以足够尊重


司马也迁指出,在荆轲进入燕国前已是一个无国无根之人。秦人对他不存在樊於期的全家被杀的血海深仇,自己也很难在短期内具备太子丹和田光那样的燕国认同感。结果,田光的死却逼迫欠了恩情的荆轲,逼着他将回报转给太子丹。这非常冒犯外邦游士的个性自由和独立精神。

所以,直到田光以死施压,荆轲才看清整盘布局。还没等他反应过来时,一切都已算计得天衣无缝,自己成为早已被安排好用处和位置的棋子。太子丹是从头到尾都没有去了解并尊重荆轲的个人志向,一谋面,就将自己的理想强加于对方。而且从田光和樊於期的结局来看,如果荆轲当初直接拒绝,太子丹也会为了防止泄密而痛下杀手。所以自己是被逼上绝路而不得不去。


荆轲刺秦:居然是一场失败的劫持计划

太子丹的表面仁厚 藏不住背后的小心眼


在太子丹的眼里,荆轲其实与毒匕首没有本质区别,都是供他达成目的的工具。自己的鲜衣怒马与佳人,都只是做交易的代价。两人之间谈不上任何信任可言。

最后再回头看荆轲在秦国的表现。比起其他先秦刺客献身时的壮烈自残,他在全过程中都没有迸发出热情和干劲。其谋划和进贡都是冷静有余而决绝不足,放过了图穷后的直接刺杀机会。


荆轲刺秦:居然是一场失败的劫持计划

荆轲本身只是一名缺乏归属感的游士


那么,如果没有秦军的大军压境,没有太子丹的复仇计划,荆轲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?在荆轲传记的开头,太史公已经给出了暗示:祖籍齐国、生于卫国、游于四方、落脚燕国的游士,好读书击剑,身上沾染着四方的色彩......

相关推荐
最新文章
猜您喜欢
推荐文章

版权声明:本站为兴趣小站,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至底部邮件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
Copyright © 2022 www.youhaowen.com 有好命网 辽ICP备2021011687号-1

免责声明: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,不代表本站观点,版权归原创者所有,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,请通知我们,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