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安晚秋 阅读答案(晚秋小说阅读答案)

时间:2021-12-15 12:18:28作者:浔久来源:互联网我要投稿

长安晚秋 阅读答案(晚秋小说阅读答案)

赵嘏,才华横溢,在唐代灿若繁星的诗人中以“赵倚楼”著称。他写诗的“叠字回环”和“动静相衬”、“实则虚之"的美学范例,至今仍值得写诗的人学习和揣摩。

然而造化弄人,他的诗作虽也辗转上达过圣览,却因政治上的原因而终未得重用。个人生活中,甚至还遭遇过地方高官强夺爱妾之辱。一个才高八斗的明星诗人,却只活了不得志的四十七岁,堪为可惜。

独上江楼思渺然,月光如水水如天。

同来望月人何处?风景依稀似去年。

这首《江楼感旧》,算是赵嘏的代表作,可以说宜书宜读宜赏。诗歌记叙了一个清静之夜,诗人独登江边小楼的情景和个人感受。其中“月光如水水如天”一句,更是巧用叠字回环的技巧,把江楼望月思人的深情,以“月光”、“江水”和“夜空”这几样原本无声的静物,写得熠熠生辉和波纹浅漾,让读者自心中悟出来声和色,收到了动静相衬的奇特美学效果。

赵嘏仕途并不得意,年轻时中不了进士,就到处做幕宾,以诗会友。三十六岁终于得中进士,回到长安也只谋了个渭南尉的小官。干了六、七年便卒于任上。但他的诗名远播,存诗二百多首,以七律、七绝最多也流传最广。

赵嘏有三首诗,各留一个传奇故事至今。

一首是《长安晚秋》:

云物凄凉拂署流,汉家宫阙功高秋。

残星几点雁横塞,长笛一声人倚楼。

紫艳半开篱菊静,红衣落尽渚莲愁。

鲈鱼正美不归去,空戴南冠学楚囚。

这首七律,写尽长安拂晓秋景,尤其是那种羁旅思归的心境,让读者多有共鸣。据《唐诗记事》载,当时大诗人杜牧读到“雁横塞”、“人倚楼"的颔联句时,大为赞赏,称赵嘏为“赵倚楼”。借此赵嘏更加诗声大振,以至上达圣听。

这就引出了第二首诗的典故:

原来唐宣宗也喜作诗,因此也知道了赵嘏的诗名。有次宣宗和宰相谈起赵嘏来,说只知其诗名在外,不知这个人官声如何,便让把赵嘏的诗拿来看看。哪知翻开诗集,宣宗正好读到其中《题秦诗》,有两句写道:

徒知六国随斤斧,莫有群儒定是非。

宣宗不开心了,觉得赵嘏在妄议前朝时政。谁会想见得到,赵嘏的官途就因这么两句诗划上了休止符,也许他有做大诗人的运气,却只有做小官的命!

如果说写诗可以救人,也许很多人不信。但此事后来确实在赵嘏身上发生了,而且救下的是他自己的爱妾。

原来那年中元节,赵嘏赶考在外,留在浙西家中侍奉老母的爱妾,去离家不远的鹤林寺进香,被地方高官浙帅窥见美色,吩咐手下兵丁强行掳走,寺庙方丈及香客都敢怒不敢言。

第二年消息才传到赵嘏那儿,他自怨自艾,借酒消愁。酒后写下一诗:

寂寞堂前日又曛,阳台去作不归云。

当时闻说沙咤利,今日青蛾属使君。

这首牵涉诗人悽然遭遇的诗很快传开,浙帅读到时,赵嘏已然荣登金榜中了进士。浙帅始觉自己的荒唐过分,便派人将此妾送还赵嘏。不过,也是红颜多薄命,赵嘏夫妻抱头痛哭相见当晚,爱妾就因悲伤过度而亡。赵嘏悲痛欲绝,把爱妾安葬在橫水北面的一处当阳高坡上。

据说,赵嘏从此抑郁成疾,才四十多岁就撒手人寰。

没想到生活在盛唐的一代明星诗人,竟然会有这么不堪的人生际遇。三首小诗,牵扯出诗人三个传奇故事,虽过千年,今天读来仍觉可悲可叹!


赵嘏,一诗扬名,一诗止官,一诗救得爱妾,是个传奇的唐诗明星


赵嘏,一诗扬名,一诗止官,一诗救得爱妾,是个传奇的唐诗明星

相关推荐
最新文章
猜您喜欢
推荐文章

版权声明:本站为兴趣小站,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至底部邮件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
Copyright © 2022 www.youhaowen.com 有好命网 辽ICP备2021011687号-1

免责声明: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,不代表本站观点,版权归原创者所有,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,请通知我们,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!